回顧樂視網,從2010年高光上市,其間曾在2015年創下1700億元的市值歷史新高,名副其實的“創業板第一高價股”。
如今的樂視網負債累累、面臨暫停上市困境,1700億市值剩67億,最高縮水99%,讓仍被股票鎖住的29.19萬名股東悲痛欲絕,令仍討不到債的樂視供應商們叫苦不迭!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樂視網前五名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為5.4億元人民幣,占年度采購總額的40.07%。經過計算,2018年樂視網的采購金額將超過13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以孫宏斌為首的融創系接管樂視網之后,樂視網引以為豪的終端電視業務已經被完全剝離,納入了樂融致新的報表之中;曾經輝煌一時的通訊手機業務被完全放棄;如今樂視網的主營業務僅剩下互聯網視頻業務,即包括付費會員及發行業務、廣告業務及其他。
僅一個互聯網視頻業務,一年的采購規模就達十億以上,推算回樂視網巔峰那些年,加上終端電視、通訊手機兩大業務的采購量,預計可達上百億!一旦無法收回賬款,“血虧”的將是供應商們。
那么,樂視網到底欠了供應商多少錢?
樂視欠供應商貨款事件波及到整個電子終端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芯片方高通、屏幕供應商夏普、攝像頭模組提供商舜宇光學、指紋觸控模組信立半導體、聲學模組商瑞聲科技、手機代工方仁寶電腦、電視代工方TCL等公司,都在拖欠名單之內。至于元器件分銷代理商,仁寶、大聯大、文曄、韋爾半導體相關損失幾千萬至數億元不等。
“當年,樂視每月的采購金額在20個億左右,因為生產的設備數量是在200多萬,而單臺平均是1000多元成本,手機生產時長大概在3-6個月,所以欠款規模應該是在100億左右。”一位知情人士稱。
“前有樂視、后有金立、錘子,種種案例都證明——如今去做消費電子市場的分銷業務,風險太大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華強北現貨分銷商向國際電子商情表示,他們已經逐漸縮減了終端消費電子市場的業務,以平穩度過行業的洗牌期。
最后的問題是,樂視網還能回來嗎?
據有關媒體稱,盡管樂視網目前面臨的資金困境、現金流壓力及歷史債務,已令樂視網的業務恢復形成障礙,經營受阻,且主營業務持續重大虧損從而已陷入“空殼化”。但是,無論是樂視網管理層當局還是會計師事務所,均未提到樂視網持續經營假設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由此看,暫停上市后樂視網可能在2019年仍將設法持續經營以期至2019年年報凈資產為正,從而恢復上市。
這讓筆者想到了網友“守護草原”的一句調侃:遙想樂視當年,瀟灑上市了。傲視創業,未來無限。又幾載豪情萬丈猶在,赴美造車,股民仍有夢。飛流直下,醒來又去搬磚……
一年后,我們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