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集成電路中的貼片鉭電容的應用
1978年美國微系統公司( American Microsystem Inc.)將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集成電路化,研制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發成果-S2811,標志著DSP的誕生,迄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DSP產品的應用已深入到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并逐漸成為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決定因素。鉭電容正負極目前,對DSP爆炸性需求的時代已經來臨,前景十分可觀。
數字集成電路是指在輸入端用數字信號工作的集成電路。通常指基于布爾代數(又稱開關代數或邏輯代數)理論,采用二時制計數進行數字計算和邏輯函數運算的一類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的輸入、輸出滿足一定的邏輯關系,而基本的邏輯關系是“與”“或”、“非”。通常數字集成電路由各種門電路、記憶元件、觸發器電路組成,將它們組合后,原則上可以構成各種類型的數字集成電路,如計數器、移位寄存器等鉭電容。
數字集成電路按功能可分為處理器(中央處理器(CPU)、微控制器(MCU)及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存儲器、專用集成電路ASIC(含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和系統集成芯片SoC(也稱片上系統)等四大類。
處理器包括CPU和DSP等。中央處理器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簡單地講是由控制器和運算器兩部分集成在同一芯片內,合稱“中央處理器(CPU)”。早期的計算機以控制器、運算器為機器的中心,貼片鉭電容缺點是快速中央處理器在等待慢速的外圍設備、控制器時負擔過重。現在計算機改成以主存儲器為中心,其特點足系統的輸入/輸出與CPU的運算并行,多種輸入和輸出并行。
1971年,英特爾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它采用10 WrrJ的PMOS工藝,總線位數為4位,工作電壓為12V,集成2300個元件,時鐘頻率為0.108MHz,為計算機的智能嵌入開創了技術途徑;經過6m、3m、1.5m、l,Om、0.8m、0.5m、0.35m、0. 25m等多個階段的演變與改進,不斷推出8008,8080,8086,8088,286,386,486,Pentium Pro.PentiumⅡ,PentiumⅢ等新型微處理器產品鉭電容。2000年推出的PentiumⅢ采用0.18m工藝,集成4200萬元件,總線位數為64位,時鐘頻率達l 5GHz。
單內核處理器技術的發展遇到r瓶頸,而多內核技術則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整體性能。2005年5月,英特爾公司推出帶有兩個處理內核的奔騰處理器。2006年5月,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隆重推出,2006年7月,英特爾公司發布了十款全新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和英特爾“酷睿至尊”處理器。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家族,包括5款專門針對企業、家庭、工作站和玩家(如高端游戲玩家)貼片鉭電容而定制的臺式機處理器以及5款專門針對移動平臺而定制的處理器,鉭電容其能效比最出色的英特爾奔騰處理器高出400%。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包含2 91億個晶體管。2006年11月14口,英特爾公司先于AMD發布了“酷睿2”四核處理器,稱性能較雙核處理器提高了80%。2006年11月17日,AMD對外發布了四核處理器架構,聲稱總體功耗較英特爾處理器低80%。AMD新的四核處理器名為巴塞羅那(Barcelona),延續了雙核處理器的架構,采用DDRⅡ處理器,直連架構在處理器中集成了內存控制器,處理器中每一個核都有自己獨立的傳輸通道。
毫無疑問,處理器技術還在迅速發展中。今后將會有十內核、百內核甚至是千內核的處理器問世。到2016年,處理器將采用llnm生產工藝,處理器單個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將達到1280億個;預計到2018年,處理器將采用8nm生產T藝,單個芯片卜的晶體管的數量將達到2560億個。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微處理器,不同型號的DSP被設計成用來專門處理復雜圖形、圖像、視頻和聲頻數字化信息。主要應用于通信、語音、圖形、圖像、軍事、儀器儀表、自動控制、醫療、家用電器等領域。與標準的邏輯器件相比其主要優點為:貼片鉭電容接口方便、編程方便、穩定性好、精度高、重復性好、集成方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