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富士康
首先是公認最諷刺的觀點:機器人不會抱怨工作環境不佳,也不會鬧自殺。或許所有有關剝削勞工的負面形象與新聞也將隨之而去。
另一種較中肯的看法是:富士康將可為全球制造業帶來公平的競爭環境。如果中國的最大的競爭優勢是勞動力成本低,那么在機器人全面取代勞工后,中國還剩些什么呢?
當然,中國還有其它的優勢:龐大的制造設施基地、既有的供應鏈網絡,以及約十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但如果世界最大的合約制造商打算引進機器人,你可以想象其它的制造商也將會跟進。為了保持競爭力,小型EMS公司必須符合成本。
對于真的真的很想將制造業外移至海外的公司來說,這可能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要讓機器人開始工作,就不必再擔心勞動成本了。然而,這樣做并不能增加工作機會。我們一直聽到如何使制造業回流的種種討論,其背后的真正用意不就是為了要增加工作機會嗎?
至少在美國,增加就業機會才是關鍵。不過,最近一個電視節目強調美國制造業合格工人短缺的問題。這種觀點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在失業率持續攀升的情況下,怎么還會有工作斷層的問題?
首先,美國制造業的確還存在許多工作機會--Alcoa Inc.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這家公司還面對找不到所需人才的問題。近來,入門級的制造業工作必須懂得三角學以及高精確設備的校準等技能。而現有的求職人員不是條件太好(Alcoa并不需要電子工程師)就是資格不符。制造業員工最好至少要有社區大學或機械工程學位的背景。
此外, 無法滿足就業需求的大學教育體系也是問題之一。還有,培訓員工的成本又是另一個問題。當然還有來自中國的競爭威脅。如果工作環境動蕩不安的問題解決了,就真的能夠取得進展嗎?事實上,真正的問題還出在一個容忍侵犯人權的環境。同樣地,如果移除了人為的因素,是否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認為未來在這方面將會取得進展,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了解到,在他們的國家以外還有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西方公司在中國生產產品,他們所制造的產品也為當地人民打開通往世界其它地方的一扇窗。中國無法獨立于經濟真空下。但很諷刺的,因應工人動 亂的問題以及虐 待工人的指控,最快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擺脫掉這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