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TI
本次大會得到了教育部的親切關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實驗處處長李平為本次大會致開幕辭,充分肯定了TI大學計劃在踐行專業綜合改革、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對高校人才培養所做的突出貢獻。以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教授為代表的學校和學院領導也出席了大會,祝賀TI在2012年在大學實驗室建設和升級、學生競賽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并期待與TI進一步深化實驗室和科研項目方面的合作。
3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參會
DSP今年迎來了30歲生日。TI首席科學家方進(Gene Frantz)先生講述了他與DSP技術共同成長的歷程,回顧了30年來DSP技術的發展,并展望DSP將為智能汽車、視頻監控、工業控制和智能機器人都將獲益于信號處理技術帶來更強大的處理能力。他說,“TI的DSP技術正讓人們生活得更健康、安全、環保、智能,也更有樂趣。而且就DSP技術為世界帶來的改變來看,我們現在還僅僅是享受到了皮毛而已。”
TI亞洲區大學計劃總監沈潔女士對年度大學計劃所取得的階段性進展進行了總結,并分享了對未來的大學計劃工作的展望。沈潔女士特別感謝了前來參會的全國各個高校的老師。老師們是TI大學計劃最寶貴的財富,在老師們的不懈努力下,TI中國大學計劃才能結出今天豐碩的果實。她表示,“TI大學計劃離不開新老教師的大力支持。每一項大學計劃具體項目的實施,教材的出版、科研項目的實施和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都是在老師們不計回報的辛勤工作下完成的。”
TI中國大學計劃在2012年的辛勤耕耘也得到了與會老師們的充分肯定。TI全球副總裁林坤山博士、TI全球大學計劃經理Brad Ruzicka先生、TI嵌入式處理器業務發展部總監程曉偉先生分別介紹了TI大學計劃在全球的發展,以及嵌入式處理產品的應用以及業務的現狀。
交流與分享
教學經驗分享是大會的核心環節,老師們教學創意的火花點燃了會場,也給予TI在探索未來大學計劃支持方面極大的靈感。老師們一致認為,知識爆炸的時代對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內容、教材和設備的更新目前都面臨著挑戰,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動手實踐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仍有欠缺。如何提升實踐教學的水平,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是老師們共同關注的話題。
老師們參加了MSP430、C2000、Cortex-M和C66x多核培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石光明教授分享了西電電工電子實驗示范中心建立的過程以及示范中心在教材、實驗和學生培養方面的改革措施。他介紹了示范中心在整合校內各個學院資源、調度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編排、與科研項目結合的實際操作經驗,并盛贊西電-TI MSP430聯合實驗室和模擬聯合實驗室在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山東大學劉琚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方向忠教授、來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等十余所大學的優秀教師分別分享了在MSP430和DSP教學方面的最新嘗試。
TI強大的第三方資源也為大學計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艾睿合眾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泰創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十余家技術力量雄厚的合作伙伴展示了基于TI嵌入式技術的開發工具和教育實驗平臺,來自科學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還展示了出版的基于TI技術的豐富的教材,體現了大學計劃在項目支持上的力度和多樣性。來自廈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TI聯合實驗室的老師們還將實驗板卡以及自制的教學實驗箱帶到了大會現場,同與會老師討論實驗教學的經驗。
為了讓老師們能夠迅速熟悉并掌握最新的開發板和開發工具并快速用于教學,大會期間還組織安排老師進行了技術培訓。為期半天的培訓針對 MSP430、C2000、Cortex-M和C66多核教學,內容充實,以動手實驗為主,加深了老師們對TI產品的理解。培訓的授課老師包括TI合作院校從事多年教學經驗的專家級老師,而TI的高級技術專家們也親自前來指導老師們的實踐并解答問題,體現了TI對本次教育者會議的重視。
TI 第三方合作伙伴展示的MSP430F6638 EVM板
大會舉行了答謝晚宴以表彰部分在教學、科研和學生培養領域表現突出的老師們。通過晚宴和團隊活動,老師們進一步拉近了距離,許多老師找到了學習和生活上的共同話題,并約好了下一次再見面交流。
德州儀器教育者會議是德州儀器大學計劃舉辦的每年一屆的會議,德州儀器希望會議能為TI聯合實驗室的教師或其他相關教師提供一個關于半導體技術在高校教學和科研應用的相互交流和討論的平臺,會議至今已連續舉辦了 12 屆。
關于德州儀器中國大學計劃
德州儀器(TI)的半導體技術(單片機,模擬技術和數字信號處理)能夠滿足中國高校電子電氣、通信、計算機、儀器、自動化及微電子類等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在課程改革、實驗、綜合實踐環節、創新設計等環節中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TI中國大學計劃始于1996年,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教材和課程開發,科研項目支持,教師培訓和大學生設計競賽等活動,致力于將上述業界最先進的技術帶給中國高校,支持中國高校教育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